阮大鋮(1586一1646),字集之,號圓海,明末官員,阮大鋮祖籍桐城 山(今屬樅陽縣),曾祖阮鶚官至巡撫時,舉家遷到安慶。阮鶚病故后,全家又移居懷寧縣。后阮鶚長子,阮大鋮祖父阮侖再遷桐城,居地與懷寧縣隔河相望,世稱“阮家大屋”。明萬歷四十四年(1616)大鋮進士及第,出任朝廷給事中,后投靠閹黨魏忠賢,迫害東林黨人,罪惡滔天,以至桐城、懷寧人都恥于和阮大鋮同籍。
相傳阮大鋮當年追隨閹黨,跋扈驕橫,時聞其父暴卒,便策馬回鄉治喪。當阮家大屋隱約可見時,忽聞人聲鼎沸,阮大鋮疑遇綠林大盜,定睛一看,原來是同族至親。及至前,眾人唾其面,怒罵他殘害忠良,不準他踏阮氏門庭,也不許他稱桐城人。阮大鋮見眾怒難犯,只得灰溜溜地逃到河對岸叔祖父家。自此,再也未回桐城。
清雍正年間,桐城人張廷玉出任《明史》總裁,審閱文稿,知阮大鋮籍屬不明。先祖恥于與阮大鋮同宗,他早有所聞。桐城物華天寶,人杰地靈,豈容品格低下的阮大鋮在此安魂,想到此,他依據阮氏確移居過懷寧縣,便操筆注明阮氏籍屬為“懷寧縣”。